中国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在2014年后迅速增长。然而,国有企业(SOEs)在PPP项目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引发了外界对其影响的担忧。尽管国家层面积极推动,近年来民营企业在PPP项目中的参与度却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构建了一个解释民营企业参与PPP的分析框架,涵盖政府、市场、交易环境和项目四个维度。使用包含丰富合作方信息的城市级面板数据,本研究表明,政府能力和政府信誉、地方民营经济的活跃度,以及地理和政治上与行政中心的距离都与民营企业参与度有显著关联。此外,投资规模较小、合作期限较长的PPP项目往往更能吸引民营资本参与。本研究为提升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启示,对面临财政约束的国家也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秦士坤,澳门太阳游戏城app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公共财政与基础设施投融资,相关研究见于《Cities》《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中国软科学》《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当代经济科学》等。参编专著《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Qin, S., & Zhao, J. Z. (2025). Public-private or public-public? Exploring factors affecting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 00, 1–25. DOI: https://doi.org/10.1111/ropr.70001
原文在线阅读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share/author/BGAJPGZEX9ADA74Q62FF?target=10.1111/ropr.70001